5/12 第一天
早上八點半從家裡出發,到Park Hotel已經是晚上九點半,錯過了八點的每日志工說明會,但遇到了一位熱心的義大利人Federico(?)幫我在夜間搭帳棚,搭好後才發現真不是普通的小,人躺進去連放包包的空間都沒有,又矮,連坐起來都不行,也導致空氣很悶,最後終於找到最舒服的方式是用背包作枕頭。
睡到半夜,外面開始下起了大雨,我躺在裡面時真的是快哭出來了,想念巴黎的房間(尤其是看到其他帳棚都又大又舒適)。也這樣,意外的體驗了難民的生活,我才睡一天就哇哇叫,他們已經生活了好幾個月,全家人睡在帳棚,沒有熱水(後來知道有個地方是付錢才能洗熱水澡),只有簡陋的烹飪器材,倚賴著機構的熱食援助,無止盡的等待,不曉得下一處能到哪裡。與馬其頓的邊境從3月起就不再開放,他們遲了一步,不得其門而入。
早上八點半從家裡出發,到Park Hotel已經是晚上九點半,錯過了八點的每日志工說明會,但遇到了一位熱心的義大利人Federico(?)幫我在夜間搭帳棚,搭好後才發現真不是普通的小,人躺進去連放包包的空間都沒有,又矮,連坐起來都不行,也導致空氣很悶,最後終於找到最舒服的方式是用背包作枕頭。
睡到半夜,外面開始下起了大雨,我躺在裡面時真的是快哭出來了,想念巴黎的房間(尤其是看到其他帳棚都又大又舒適)。也這樣,意外的體驗了難民的生活,我才睡一天就哇哇叫,他們已經生活了好幾個月,全家人睡在帳棚,沒有熱水(後來知道有個地方是付錢才能洗熱水澡),只有簡陋的烹飪器材,倚賴著機構的熱食援助,無止盡的等待,不曉得下一處能到哪裡。與馬其頓的邊境從3月起就不再開放,他們遲了一步,不得其門而入。
開始上網找機構的資訊,想跟著機構前來,比較有組織,或許也比較能發揮貢獻。但正巧遇上了3月底歐盟與土耳其開會討論收容難民,原本許多難民在希臘停的第一站- Lesvos島-就停止收容難民了。那裏原來是最多機構所前往協助的地方,資訊最多,但後來那裏只需要淨灘的人力。
此後我找到Lighthouse Relief機構在希臘三處難民營協助,但連續申請了兩次都沒有下文,也不怪他們,相信他們行政人員也十分忙碌,我又沒有非常急需的技能(如醫療或者育兒),想必我被聯繫的順位不會相當前面。最後,我照著臉書社團一份給新志工的指導,找到了目前收容最多難民的難民營-Idemoni,位於希臘與馬其頓的邊界,希臘北端。
根據指導文件,由於志工多餘當地小鎮的住宿空間(但還是需要更多志工),旅館經常是滿的,但志工大本營的Park Hotel提供露營場地,一天一歐,對於預算吃緊的我是一大好消息。於是我機票一買,Amazon上買了單人帳棚,背上睡袋,就這樣在半未知的狀況下,飛到了希臘!
附上我找到的臉書社團,主要是給想要前往Idomeni附近的志工,若要前往其他難民營,應該都還有其他臉書社團可以獲得更多資訊。社團內置頂文是給新志工的說明文件,有說明不斷更新現在情況以及常見問題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infopointforidomenivolunteers/?fref=ts
此後我找到Lighthouse Relief機構在希臘三處難民營協助,但連續申請了兩次都沒有下文,也不怪他們,相信他們行政人員也十分忙碌,我又沒有非常急需的技能(如醫療或者育兒),想必我被聯繫的順位不會相當前面。最後,我照著臉書社團一份給新志工的指導,找到了目前收容最多難民的難民營-Idemoni,位於希臘與馬其頓的邊界,希臘北端。
根據指導文件,由於志工多餘當地小鎮的住宿空間(但還是需要更多志工),旅館經常是滿的,但志工大本營的Park Hotel提供露營場地,一天一歐,對於預算吃緊的我是一大好消息。於是我機票一買,Amazon上買了單人帳棚,背上睡袋,就這樣在半未知的狀況下,飛到了希臘!
附上我找到的臉書社團,主要是給想要前往Idomeni附近的志工,若要前往其他難民營,應該都還有其他臉書社團可以獲得更多資訊。社團內置頂文是給新志工的說明文件,有說明不斷更新現在情況以及常見問題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infopointforidomenivolunteers/?fref=ts
這是寫於希臘當地的志工日記,將會以每日一短篇的方式連載下去
起源於看到朋友把自己半年的交換生活用Gopro記錄下來並製作成3分鐘的小短片,我沒有想法,又沒有從我一開始出來就想一個主題來記錄,因此錯過了一些東西。又想著,做出來有什麼意義呢?放上Facebook、Youtube一時爽,讓朋友按個讚、羨慕一下,兩天就過去了,不留下任何東西,頂多像是給自己生活一個不一樣的紀錄。
我跟同在歐洲的博恩說,我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,而且是更有意義的事,對別人也好,對自己的未來也好,效力能持續一陣子的!能對社會有貢獻的!他就說,我可以去幫助難民,事就這樣開始了。

▲Bicester一隅
▲朝霜
起源於看到朋友把自己半年的交換生活用Gopro記錄下來並製作成3分鐘的小短片,我沒有想法,又沒有從我一開始出來就想一個主題來記錄,因此錯過了一些東西。又想著,做出來有什麼意義呢?放上Facebook、Youtube一時爽,讓朋友按個讚、羨慕一下,兩天就過去了,不留下任何東西,頂多像是給自己生活一個不一樣的紀錄。
我跟同在歐洲的博恩說,我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,而且是更有意義的事,對別人也好,對自己的未來也好,效力能持續一陣子的!能對社會有貢獻的!他就說,我可以去幫助難民,事就這樣開始了。

▲我在英國Bicester的住處,在這裡起了當志工的想法。
▲朝霜